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等四部委颁发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国卫办医急发〔2024〕18号),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7月8日至1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承办,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2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暨医学菁英计划《医学人文关怀与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在西安圆满举办。培训班为预期招收50位学员的精品课,来自广东、福建、广西、云南、黑龙江、湖南、陕西等省份22家医院的54名医院领导、中层管理者和一线医务人员深度参与培训,对培训内容、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和培训形式均给予高度认可。

7月8日下午,来自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学员陆续抵达,办理报到注册。9日上午,医学人文关怀与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于正式开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党委·院长办公室、患者服务中心、门诊办、行风办、事业发展与校友工作部、教学部继教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受邀莅临现场,培训项目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和新颖、项目讲师团队的各位老师出席开班仪式,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风办主管韩真主持仪式。
在冯广林副书记和各位领导、讲师的欢迎中,54位学员接过关怀与温暖的小红花步入会场,一场融合心灵温度与服务深度的学习之旅就此启程。冯广林副书记代表医院致辞,表示培训班以独特新颖的形式绽放医者仁心与专业力量,希望各位学员通过学习能够将医学人文的内涵融入日常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温度的服务。项目负责人、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和新颖带领讲师团队分别以“生命、成长、希望、关爱、服务、温暖、人文”为主题词为学员送上殷切寄语,勉励学员们用心学习,用情感受。全体讲师和学员温情合唱 “送你一朵小红花”,动人的旋律在会场回荡,大家用歌声传递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文关怀的追求。在团队组建环节,培训班班主任刘颖琪以“全情投入、团队共赢、空杯心态、纪律保障、温馨提示”五个关键词向学员们传达了管理规定与学习要求;随后,学员们随机分组、集思广益,共同策划队名、队呼、队旗等,并庄严承诺宣誓:坚守医学初心、践行人文关怀,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学员们迅速凝聚了团队精神,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






开班仪式结束后,和新颖老师以《医学回归人文 服务温暖如春——提升医学人文关怀 促进医院行风建设》为题开启培训第一讲,从行风建设中深入审视医学人文关怀,从政策导向及实践案例强调提升患者体验与人文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胡书孝教授为学员讲授《医院人文建设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胡老师解析了医院人文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强调深化人文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温度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一,也指明了提炼人文理念、医学人文诊疗、建设人文环境、系统人文活动、实施人文考核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实践路径。


7月10日上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顾问孙亮老师为学员讲授《良善链接人心 服务温暖医患——医院服务效能之解读》。服务效能的根基,深植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良善初心,孙亮老师深入剖析如何运用首因效应、峰终定律,让“好服务长出来”,让关怀精准抵达、让温暖高效流动。下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干事、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常委余军玲老师带来《服务意识提升与亲和力塑造》专题分享,基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分享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提升策略及亲和力塑造方法,助力学员用行动诠释服务的温度,用真诚传递医者的仁心。随后,陕西省礼仪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顾问赵艺媛老师倾情讲授《医务人员职业形象塑造》。职业形象是人文关怀的“第一张名片”,无声传递着专业、尊重与温度,赵老师现场教学礼仪操,号召学员即刻行动,精进仪容、仪表、仪态每一个细节,塑造卓越形象,提升服务效能。



7月11日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护士长、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常委孙亚利老师讲授《医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孙老师从沟通重要性的论述切入,带学员系统认识了医患沟通的内涵与核心价值;深入剖析了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多维度原因以及医护人员在沟通中必须锤炼的核心素质,更是传授了可落地、可操作的沟通技巧。下午,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刘庆主任为学员们作《基于诊室协同管理的门诊服务效能提升》专题分享。刘主任以医院实践案例切入,深入分析门诊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举措及改进成效,总结经验,提供可推广的范例。随后,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副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院长办公室丁艳霞老师讲授《医院服务投诉分析与处理》,通过投诉成因及分类、投诉处理步骤、管理思考与分享三大模块的层层递进,让学员学会读懂投诉背后的声音,掌握化干戈为玉帛的技巧并认识到投诉是医院服务升级的引擎。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风建设办公室主管韩真老师为学员们带来《医院服务场景化落地与实施》赋能课程,韩老师的课程从概念筑基、以剧本赋能、经演练淬炼,让“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口号变为可感知的体验,让优质服务在每一个诊疗触点生根发芽。




九位专家融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分享、模拟演练等多样化方式展开培训,创新的交互沉浸式学习模式,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寓教于乐。学员们热情十足、气氛活跃,课间自发组织合唱活动、精心设计团建小游戏,在轻松氛围中深化情谊、碰撞思维;课后更是主动分享学习感悟,认真练习礼仪操、排练服务场景剧本,在反思与交流中实现人文理念向服务实践的有效转化。12日上午,五个学员小组围绕门诊接待、急诊处置、病情告知、医患沟通等核心服务场景展开模拟演练,学员们将培训所学融入角色扮演,以规范的服务流程、温暖的语言表达和专业的处置能力,生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2日下午举行结业仪式,在五组学员的礼仪操展示中拉开帷幕。学员们情绪饱满、动作整齐,彰显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内外兼修的职业形象。随后,精心制作短片视频带着大家重温了这段充实有趣的学习旅程,从开班时的小红花相赠,到课堂上的专注聆听,从情景模拟的认真投入,到课间活动的欢声笑语,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学员们成长的足迹,讲师们也为学员佩戴上了象征鼓励与希望的小红花手环。来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中医医院的医务科主任朱继红、汉中市中心医院产科护士长唐海花、安康市平利县优服办主任汪晓三位学员代表、以及宁强县天津医院党委书记谷欣荣作为观察员代表,逐一分享他们在培训中的所思所获,有对知识的吸收、有对实践的规划、更有对医学人文的坚守。和新颖副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围绕医学人文管理者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技能方法四个方面对培训进行总结,并为全体学员送上殷切寄语,希望大家成长为“周正、利他、温暖、向善”的人文服务管理者;同时为参加培训的每家医院赠送我院编著的《医院行风建设与医德医风管理》以表激励。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仪式进入颁发证书环节,讲师们为学员佩戴上医学人文建设者徽章并颁发结业证书,这份证书不仅是对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业的肯定,更承载着未来践行医学人文、提升服务效能的责任和使命。仪式最后,全体学员庄严宣誓成为一名致力于医学人文关怀和服务效能提升的管理者、实践者,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会场回荡,彰显着学员们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坚定决心。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温情合唱中,医学人文关怀与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圆满落幕!







此次培训班的圆满举办,为医学人文领域同道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实现了服务效能的专业提升,更是一次医者仁心的精神洗礼。参训学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学以致用,坚定做好医学人文精神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人文服务优化的践行者,认真贯彻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训班虽已落幕,但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永不止步,承载着医者初心的星星之火必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形成燎原之势,让温暖的人文之光点亮医疗服务的每个角落!
